来源:本站 浏览量: 205次

中高档酒业的自我革新:面对降速,如何焕发新生

2024-09-06

作者:编辑


  1.png

近日,22家白酒上市公司2024上半年“成绩单”全部公布完毕。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22家白酒上市公司累计营收2479.16亿元(含华润金沙),同比增长14.32%;累计净利润962.79亿元(牛栏山、华润金沙未披露),同比增长13.82%。

尽管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但透过财报不难发现,2024上半年酒业挤压式增长和强分化的发展趋势仍在延续,且大部酒企的营收、净利润的增长都在降速。

尤其从产品结构来看,不少中高档酒营收增速出现下滑,反倒是系列酒等下沉产品营收增速高出整体营收增速。

基于此,业内唱衰中高档白酒的声音再度甚嚣尘上。那么,2024年上半年中高档酒的表现是否意味着其正在逐渐丧失对市场的掌控权?中高档酒对酒企业绩有着怎样的影响?在“低端崛起”背景下,中高档酒未来生存空间如何?

part1.png

寡头竞争的核心武器

观察22份白酒上市企业中报,一个公认的事实是,“马太效应”愈演愈烈,白酒行业已然步入寡头竞争时代。

以中高档酒为主要产品的头部酒企,市场份额吸纳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瓜分着行业利润。

从中报来看,白酒上市公司T6的主力产品(主系列/中高端)营收占比均超过70%,尽管增速有所下滑,但大都维持着双位数增长。

其中,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的这一比重已超过80%,泸州老窖甚至高达89.99%,妥妥扛起了营收大旗。

而中高档产品带来的价格和毛利率优势也不断为头部酒企积聚发展势能,在此之下其持续盈利能力也更为稳固。

2.jpg

以茅台为例,尽管上半年茅台酱香系列酒表现强劲,营收同比增长30.51%,体量占比也跃升至16.09%,但与茅台酒94.13%的毛利率相比,系列酒80.10%的毛利率仍相形见绌。

此外,进一步拆解中报可知,尽管部分头部酒企的系列酒等下沉产品营收增速上涨,但销量却在下降,库存量也处在较高水平。

以五粮液为例,2024年上半年,五粮液低价位产品生产量同比减少35.16%,销售量同比减少23.86%,期末库存量同期增加63.05%。而其核心高端产品第八代五粮液在价格、销量上均有上升,这也反映了龙头企业持续向中高价位靠拢的策略。

尽管在消费疲软、行业调整之下,中高档酒承压明显,但其仍是头部酒企核心竞争力所在,随着行业寡头竞争特征越发明显,作为头部酒企营销主力的中高档产品也必将为头部企业输送更多的营、利红利。

part2.png

腰部分化的催化剂

在22份白酒上市企业中报中,一个难以忽视的现象是,中高档产品成为驱动二三线酒企/区域酒企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

多家酒企在报告的业绩说明中谈及中高档产品对业绩的拉动作用。

▶迎驾贡酒报告期内实现营收37.85亿元,同比增长20.44%;实现净利润13.79亿元,同比增长29.59%。

迎驾贡酒称,本期营收增长,主要系以“洞藏”系列为代表的中高端白酒产品收入增长所致。

▶金徽酒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7.54亿元,同比增长15.17%;实现扣非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19.08%。

金徽酒表示,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与产品结构优化有关。据了解,其300元以上产品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44.71%。

▶老白干酒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4.70亿元,同比增长10.6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40.25%。

老白干酒在其公告中指出,主要原因为公司本期高中档白酒销售占比增加所致。据了解,其百元以上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2.53亿元,同比提升19.66%。

3.png

此外,本次报告期内金种子酒的扭亏为盈也与其产品的结构升级密不可分,其高、中、低档酒分别实现营收0.37、1.41、3.74亿,同比增长116.7%、56.1%和降低3.2%。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高档产品影响下,白酒上市酒企中的腰部企业分化加剧。

作为高端酒品牌代表,年营收超50亿的珍酒李渡在今年上半年逆势高增,业绩表现亮眼。

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珍酒李渡次高端及以上价格带产品实现营收27.72亿元,同比增长26.37%,占总营收的67.1%,成为其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力;同时,珍酒李渡吨酒价格也同比提升了9.9%,高端化仍在提速。

在此之下,珍酒李渡与其他50亿阵营酒企的差距逐渐拉大,有望再度实现进位。

这也表明,中高档酒对白酒股腰部企业的作用力在不断增强,甚至影响着行业格局的重塑。

写在最后

尽管在行业调整期下,中低端产品以其价格优势取得了较快增速,但从长期来看,产品高端化仍将是行业良性发展所在,也是酒企获取营收增量的重要方式。

当下消费升降级并存,白酒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和去库存压力,中高档酒的普遍降速既是迫于压力,也是自身调整的需要。

在行业去泡沫化后,产品结构完善、拥有高端化根基的品牌才有望成为最终赢家。